[創意寫作教案的一些感想]
『目前學生的創作瓶頸,主要是本身對創作不感興趣。再者,生活體驗少,加上不愛閱讀導致知識量少,使得創作時沒有題材發揮。』因教案而重新回顧創作歷程:何時開始寫作、主題、寫作風格、靈感被啟發的時刻及如何培養靈感。
6, 7歲國小的時候,在幼稚園的畢業紀念冊寫『為什麼這個世界對人的苦難都看不清』之類的文字。(之後有機會以照片形式分享。)大概是第一次有印象寫出類似詩句的話。詩美好是因為它是人過去所經歷過的所有,以快門方式被捕捉,而留有永久的景色。
後來寫極短篇。打算寫推理懸疑的故事,讓讀者有抽絲撥繭的驚喜感。結果最後不是有人死了,就是誰一生都不愉快那樣的故事。
後來把之前出的書送給指導教授。『老師,您看我寫的這篇是什麼文體,感覺應該是Prose?』『我來說的話,比較像是Essay。』擺盪在Prose和Essay的問號裡,後來老師說要著手寫本文學體裁的書來分辨兩者差異,不過那已經是題外話。
回到教學,指導學生寫作是困難的。如同中文母語者卻不等同能夠教中文。
針對對於寫作沒信心的人,我最大的提問是:『你喜不喜歡說話?』如果喜歡,那麼就能寫作。因為寫作某種層面上,就是把想說的話轉為文字(當然暫且不提你說的話,別人是否能懂)。如果不喜歡說話,那麼安靜的時候都在想什麼?如果不是全然放空,那麼就能寫作。
(待續)
2021.03.11